- 大数据背景下民间金融风险防控策略研究2021-1-24
-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基于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2021-1-24
- 基于金融稳定的双支柱政策关系分析2021-1-24
- 我国企业年金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视角2021-1-24
- 我国“区块链+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21-1-21
-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甘肃省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预测2021-1-21
- 时间序列分析在我国GDP预测中的应用2021-1-21
-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核心研究2021-1-21
互联网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摘要】: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中国30个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再通过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互联网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具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省份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互联网发展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源也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互联网,实践互联网战略部署安排,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早日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万建香;王姗姗;;社会资本能否促进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J];管理评论;2019年12期
2 宋红军;;对外贸易、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收入差距[J];理论探索;2011年06期
3 陈鑫;陈啸;;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再检验[J];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11期
4 刘志超;;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浅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32期
5 赵秀娟;;深圳市提升碳生产率的策略——基于与北上广的比较[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年01期
6 钟廷勇;何玲;孙芳城;;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19年12期
7 任永健;付鹏鸿;;黑龙江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9年06期
8 张彰;郑艳茜;李玉姣;;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J];财经论丛;2020年03期
9 牛秀敏;刘军荣;刘颖;;跨喜马拉雅地区国家碳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10 徐晓红;汪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0年05期
11 倪瑛;陈柏云;王忆雯;;金融发展、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03期
12 任秀峰;邱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绿色科技;2020年02期
13 霍杰;;杭州市和宁波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比较[J];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20期
14 刘志彪;凌永辉;;结构转换、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J];管理世界;2020年07期
- 上一篇:浅谈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2021/1/13
- 下一篇:中国和印度在美国市场的贸易关系:互补还是替代 2021/1/13